把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推动神华物流中心、电商产业园、铭正通达物流园、中铁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引入红星美凯龙、东明国际等家居连锁品牌,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加快定州二中搬迁、河北农大定州分校、河北职业技术工程学院等项目建设,引进京津重点高校联合办学或建分校,推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规划建设教育园区和大学城,加快打造教育强市。推进电子数据采集,建立大数据平台,方便数据存储和查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推进智慧社区网格建设,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利用虚拟化、云计算技术,将智慧政务、交通、医疗、环保、城管、旅游、安全、商业等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加快智慧产业发展,建成国家级智慧城市。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2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
本报讯(记者王安新亮)按照共享发展要求,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就业援助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均等化服务。其中尿素5000吨,碳铵1.2万吨,二胺4000吨,磷肥2000吨,复合肥5000吨,确保我市春季生产期间农资需求。
本报讯(记者程文昭)为确保今春农资需求,市供销社周密安排部署,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其在农资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搞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春季农业生产特点,早谋划、早发动、早安排,组织下属丰元农资公司、新佳农资公司等多家单位加强与国内农资生产企业的合作,积极组织调运货源,充实库存,今年春季储备化肥2.8万吨。春耕生产化肥需求总量通常在3.5万吨左右。目前,我市有耕地115.5万亩,其中小麦80万亩,蔬菜果树35.5万亩,每年需要化肥17万吨,农药500吨,农膜900吨
春耕生产化肥需求总量通常在3.5万吨左右。其中尿素5000吨,碳铵1.2万吨,二胺4000吨,磷肥2000吨,复合肥5000吨,确保我市春季生产期间农资需求。
目前,我市有耕地115.5万亩,其中小麦80万亩,蔬菜果树35.5万亩,每年需要化肥17万吨,农药500吨,农膜900吨。本报讯(记者程文昭)为确保今春农资需求,市供销社周密安排部署,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其在农资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搞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春季农业生产特点,早谋划、早发动、早安排,组织下属丰元农资公司、新佳农资公司等多家单位加强与国内农资生产企业的合作,积极组织调运货源,充实库存,今年春季储备化肥2.8万吨据了解,春耕春播开始以来,该公司的17个供电所提早行动、提前备战,成立专项服务队,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业用电供电设施精心体检,对电杆拉线、反光漆和各类安全警示标识进行检查,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针对春耕春播期间临时用电增多的特点,该公司梳理业扩报装流程,简化办电手续,优化服务手段,打造优质高效用电通道,确保做到送负荷到田间、送服务到地头,切实满足群众春灌用电需求。同时,利用隐患排查整治时机,向群众宣传电力设施保护知识,提醒大家田间耕作注意事项,营造和谐的供用电环境。针对发现的隐患,逐项建立档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确保设备健康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本报讯(记者贾旭鸿通讯员杨文献)近日,在砖路镇北渠河村,定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田间地头的配电设施进行仔细检查,认真查看运行状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为春耕春播提供电力保障
针对春耕春播期间临时用电增多的特点,该公司梳理业扩报装流程,简化办电手续,优化服务手段,打造优质高效用电通道,确保做到送负荷到田间、送服务到地头,切实满足群众春灌用电需求。针对发现的隐患,逐项建立档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确保设备健康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本报讯(记者贾旭鸿通讯员杨文献)近日,在砖路镇北渠河村,定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田间地头的配电设施进行仔细检查,认真查看运行状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为春耕春播提供电力保障。据了解,春耕春播开始以来,该公司的17个供电所提早行动、提前备战,成立专项服务队,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业用电供电设施精心体检,对电杆拉线、反光漆和各类安全警示标识进行检查,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同时,利用隐患排查整治时机,向群众宣传电力设施保护知识,提醒大家田间耕作注意事项,营造和谐的供用电环境本报讯(记者程文昭)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巩固完善红盾护农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延伸农资监管工作触角,切实维护农资市场健康秩序。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严格办案程序,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坚持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坚决防止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行为。该局继续加强与农业、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加强相互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深入开展红盾护农宣传、咨询、维权等活动,加强知识培训,增强农民防范意识,提高农民对真假农资的辨别能力。强化信息交流,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强化信息交流,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本报讯(记者程文昭)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巩固完善红盾护农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延伸农资监管工作触角,切实维护农资市场健康秩序。
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严格办案程序,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坚持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坚决防止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行为。深入开展红盾护农宣传、咨询、维权等活动,加强知识培训,增强农民防范意识,提高农民对真假农资的辨别能力。
该局继续加强与农业、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加强相互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本报讯(记者张玉凤)为确保全市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市水利局早安排、早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春耕春灌准备工作。
积极开展渠道清淤工程,对全市水利设施展开排查,及时清淤疏渠堵漏,为春灌调水输水提供坚实保障。该局召开春灌工作会议,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及时分析水情及灌溉水源情况,为全面开展水利工程春灌做好准备。加快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进程,全力服务春耕备耕和农村经济发展,今年3月底,我市将新增5.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田,进一步缓解项目区农田灌溉问题加快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进程,全力服务春耕备耕和农村经济发展,今年3月底,我市将新增5.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田,进一步缓解项目区农田灌溉问题。
该局召开春灌工作会议,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及时分析水情及灌溉水源情况,为全面开展水利工程春灌做好准备。积极开展渠道清淤工程,对全市水利设施展开排查,及时清淤疏渠堵漏,为春灌调水输水提供坚实保障。
本报讯(记者张玉凤)为确保全市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市水利局早安排、早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春耕春灌准备工作组织技术、植保、土肥、生产等科所的农技人员,深入到全市小麦主产区,开展了以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草情为重点的三查活动。
本报讯(记者程文昭通讯员王虎)为使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连日来,市农业局发动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春耕生产主战场,创新服务模式,力争实现农业丰产丰收。圆满完成了30万斤花生良种补贴任务,重点补贴天府三号、冀花2号、冀花4号等三个花生良种,购种户按每斤3.7元支付种子款,每斤比市场价优惠1.8元。
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农机维修人员深入到农机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家中,深入开展春季农机维修和保养宣传,指导广大农机手提早检修、维修农机,保证以良好的工作状态投入到春耕生产中,重点对大型拖拉机、旋耕机等农机具进行检查,目前已检修农机具1500台(套次)。对全市农资经营摊点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查处经营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和化肥等不法行为,出动执法车辆12台次,执法人员8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市150个,严厉查处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不法行为。同时,积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利用《定州日报》、定州电视台、网络、广播喇叭、张贴标语等多种方式开展舆论宣传,提高经营者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加强对市益农种业、盛图种业、惠农种业等大型种子经销单位的监管,全市已购备玉米杂交良种150万斤,花生良种500万斤。
制定《定州市2016年早春小麦管理意见》,下发到各乡镇(办),指导农民切实抓好麦田春季管理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农机维修人员深入到农机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家中,深入开展春季农机维修和保养宣传,指导广大农机手提早检修、维修农机,保证以良好的工作状态投入到春耕生产中,重点对大型拖拉机、旋耕机等农机具进行检查,目前已检修农机具1500台(套次)。
制定《定州市2016年早春小麦管理意见》,下发到各乡镇(办),指导农民切实抓好麦田春季管理。同时,积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利用《定州日报》、定州电视台、网络、广播喇叭、张贴标语等多种方式开展舆论宣传,提高经营者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
加强对市益农种业、盛图种业、惠农种业等大型种子经销单位的监管,全市已购备玉米杂交良种150万斤,花生良种500万斤。本报讯(记者程文昭通讯员王虎)为使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连日来,市农业局发动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春耕生产主战场,创新服务模式,力争实现农业丰产丰收。
评论留言